取消
首页  »  历史  »  与周法利童子书 佛学有声书

与周法利童子书 佛学有声书

收藏
与周法利童子书 佛学有声书收藏
暂无评分
主演:
秦汉墨书    
备注:
类型:
历史
导演:
内详    
年代:
0年
地区:
时间:
2023-02-16 16:39
语言:
内详
剧情:
与周法利童子书 印光大师  著智圆法师 编述 人之一生成败,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,汝已成童,宜知好歹,万..详细
剧情简介
与周法利童子书 印光大师  著智圆法师 编述 人之一生成败,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,汝已成童,宜知好歹,万不可学时派。当学孝,学弟,学忠厚诚实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、一日之计在于晨,人一生的成败都是由幼年时的栽培和因循所导致。(小的时候栽培得好,人生就会有成就,就像树木在最初根芽时期培植得好,以后就会成为栋梁;培植得不好,等已经长成粗壮的树干,再修改就无从着手了!所以年幼时因循,任恶习发展而不加改正,以后的人生就一定失败,会有大的灾祸降临。)你已经到了少年懂事的时候,应当知道好歹,不能跟现代的新派去学,要学孝、学悌、学忠厚诚实。新派主张自由、开放、个性,一切行为无所拘束。他们认为忠孝仁义是迂腐的一套,是束缚人性的东西,以尽情抛弃为快。实际上,孝悌、忠厚、诚实才是做人的根本、成圣的根基。人有了这些才会成才,才会对国家、社会有益。而不学这些,就越聪明越坏。 当此轻年,精力强壮,宜努力读书。在年轻时期,精力充沛,应当努力读书。读书要费心力,年轻时精力充沛,能背诵、思维。年岁一过,再要记忆、思维,已经不堪能了。所以人生有少年、青年、中年各个阶段,前面没栽培好,后面要补就很困难。什么阶段做什么事,都要好好把握。否则一旦错过就再没机会了。 凡读过之书,当思其书所说之事,是要人照此而行,不是读了就算数了。凡是读过的书,要想到书里所讲的事是要人照这样实行,而不是读了就算数的。书是给出一个原则,或提供一个范例,让人好遵行、效仿。这都是指古代的圣贤书,书的功能是传授做人的道理、成圣成贤的道理,这也是一切学问的根本。今天的书多数只教给人知识、技能。人读书的目的是作为自己求取名利的手段,所以古今的读书很不一样。 书中所说,或不易领会。而阴骘文,感应篇等皆直说,好领会。宜常读常思,改过迁善。古书讲的道理或许不易领会。因为书写得深,尤其是典籍,更是前贤智慧的结晶、心得的记录,其中的人生境界需要自己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有所经历、体悟后,才能懂得。如果一时领会不了,就可以先读《阴骘文》、《感应篇》等。这些书都是直接说,好领会。读这些书,不是读过一遍就算数的,要常常读、常常思维。返在自身上观察:“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样做有何利益?我怎么在自身上实行?”等等。这样以书作为明镜,对照自己时时省察,改过自新,就是读书的方法。 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,及观世音菩萨,以期消除业障,增长福慧,切勿以为辛苦。有空闲时,尤其应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,以仗佛力加持,消除业障、增长福慧。千万不能怕辛苦而不去做。 古语云,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此时若错过光阴,后来纵然努力,亦难成就。以年时已过,记性退半,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。古语说:年轻时不努力,老来只有悲伤而已。在年轻时如果错过宝贵光阴,以后纵然努力也难以成就,因为年岁已过,记性已退掉一半,所学都是用力多而收效少(这意思是指精力已衰退,尤其意识的力量不行了,所以难以成就)。 第一先要做好人。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焉。第一、先要做个好人,见到好人、好事,就要归在自己身上思维:我能效仿他吗?能做到跟他一样吗?见到坏人、坏事,也要归在自己身上反省:我有像他那样做吗?如果有那样的行为,我怎么来改正?能够这样时时在自己身上改过迁善,就一定能做个好人。没有这样在自己身上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,修行就只是落于空谈而已。不切实地在自身上改过迁善,就不会有什么进步。 第二要知因果报应。一举一动,勿任情任意。必须想及此事,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。第二、要晓得因果报应,一举一动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放纵,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(这是现代派崇尚的自由、个性)。你要晓得这叫做“放任自心”、“放纵烦恼”。不论做什么事,一定要想到:我做这件事,对我自己、对父母、对别人有没有利益。如果有利益就可以做,没有利益就不能去做。要这样时时用理智来把握自己的一切行为。 不但做事如此,即居心动念,亦当如此。起好心,即有功德。起坏心,即有罪过。要想得好报,必须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,有利于人物,无害于自他方可。不但在做每件事的时候这样考虑,连居心动念也要这样取舍。要观察自己的心:我起这样的心,对自己、对父母、对众生有没有利益。如果有利益,就可以起这样的心,而且付诸行动;如果没有利益,就要制止这种念头,不使它相续,更不能发出身口的行为。要晓得:起一个好心,就有一分功德;起一个坏心,就有一分罪过。你要想以后得好报,就必须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。凡是举心动念、说话、行事,都要有利于人事、不害于自他才行。总之,只有做到三个好——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,才可能得到好报。没做到这三个好,想求好报也只是梦想而已。 倘不如此,何好报之可得。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,决定莫有好像现出。所现者,与此丑像了无有异。如果不这样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,哪里有好报可得呢?就像丑像放置在明镜前,决定没有好像现出,所现的像一定跟这丑像一样。“丑像”,是指心里存不善的心思、口里说不善的话、身体做不善的事。镜中现出丑随影像,是指以身口意的恶行只感召恶劣的果报,果报的相一定和因上业行的相相符。比如以造杀业,就呈现短命的相;以造偷盗,就变现贫苦的相等。这样不断地起恶念、说口恶、做恶行,到造得深了、多了,就会大损福德、加深罪障。一旦业力成熟,就会显现出恶趣的惨烈恶报。 汝果深知此义,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,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。祈审慎思察,则幸甚幸甚。你果真能深知善恶因果的义理,懂得怎样居心、行事,将来就一定能做个正人君子,使一切人都尊重你、爱慕你。希望你审慎地思维观察,能确立纯正的知见,存心、行事都合于正轨,那就值得庆幸了! 上一篇:战争与和平第三卷(喜播学员精彩演播) 下一篇:星云大师:百年佛缘11-行佛篇1
加载中...